中国职业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研究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师资培训 - 教师发展   
在大力发展职教背景下如何加强中职师资建设
中国职业教育委员会  2016.11.07 来源:  
 
摘要:本文围绕在大力发展教育背景下如何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阐述了发展中职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校不同程度出现的专业教师师资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师知识老化的现状,谈谈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 职教、师资、双师型、教学技能、师资信息数据库
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二十八章“优先发展教育”特别强调指出:“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扩大到800万人。”目前,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逐年增多。特别是近两三年,人才招聘市场上开始出现中职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可以说,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呢?
本人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要体现在数量、规模上,更要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发展重点。其中,尽快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师德崇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而又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实现规模与质量同步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技术学校的大量发展,师资严重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职业中学的专业课教师奇缺,且无稳定来源;中专学校今后改招初中毕业生,需要补充大量文化课教师,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也亟需更新;技工学校的各类师资也普遍不足。以上几种现状,远远不能适应目前教学工作的要求,必须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系统,着力解决师资的培养和培训问题,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奋斗目标。为此,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切实措施,保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有稳定的来源
职业技术学校师资的来源,应采取多渠道解决。
其中理论课教师主要依靠各类普通高等院校解决。因此,亟待有关大专院校有计划地设置职业技术师范班、专业或系,纳入高校招生计划,为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师资。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办学部门负责配备。可由学校来请示各有关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计划、人事部门在所属有关高等院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计划中统筹安排。为了尽快解决职业中学的专业课师资问题,应由高等院校(含现有职业大学)来担负专业课师资的培养、培训任务。
实习指导教师可以从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毕业生中选留,对于学制三年的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毕业生,进行二年师范教育和专业培训;对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和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的中专毕业生,进行一年半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的训练。学完规定课程,经考试合格,发给专科证书分配到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和某些技艺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师。对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可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办法。近几年,为解决专业教师的急需,可采取宏观调控的办法,由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各主管分配大专毕业生的部门,从应届高等学校毕业生总数中划出一部分指标,分配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任教。
二、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训在职教师
1.制订专业课教师的全员培训计划
全员培训的对象为中职学校的专业课全体专任教师,主要内容为师德规范、职业技能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重点培养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指导能力。专业技能培训可采用集中或分批次脱产培训、校本培训。集中脱产培训实行分专业(或按学科、类别)培训;校本培训包括师徒接队、名师课堂观摩、教学专题讲座、带班实习、企业挂职等方式。
 
2.制订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计划
“双师型”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要求职业教育教学必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中职学校应开展高技能“双师型”教师的培训计划。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训以掌握本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达到中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要求为目标,根据不同专业要求,集中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
“双师型”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培训,如校企合作、学研结合,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引进学术人才与技术人才并举措施;成立师资培训基地,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理念;积极开展国内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
培训结束后,参加劳动保障等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对象主要为面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类专业的中青年专业课骨干教师,通过培训使其达到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努力形成一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队伍。
 
3.制订专业负责人的培养计划
通过理论研修、专业调研、技能培训、名校挂职、国内外考察等多种培训途径,提高其专业建设、实训基地管理和学校管理能力。
 
4.适时举行专业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专业课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全省每年选择若干个专业或项目,举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技能大赛。中职学校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适时举办校内的专业技能大赛。以此来强化中职师资队伍建设。
 
5.启动课程教材改革
实施课程教材改革,是引导中等职业学校根据企业行业的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也是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材开发和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组织编写适应我省紧缺专业和新设专业急需的精品教材,同时支持学校开发一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校本教材。
 
三、制订能够充分调动中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政策
(一)建立竞争激励约束机制
1.认真落实各项教学、科研管理制度。
2.运用职称评定杠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1)根据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工作业绩,严格按照上级的职改政策和择优晋升原则,组织教师职称晋升工作,不搞按资排辈,确保晋升者的质量。
(2)按照上级人事制度改革要求,积极推行教师职称确认工作。
 
(二)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1.提高教师授课水平的主要方面
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个人要掌握各种教学技能,教学技能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教学技能
 
 
 
基本教 
学技能
教学基本表达技能
口语表达的技能(要逐步实现普通话教学) 
书面表达的技能 
支体表达的技能 
操纵教学技术手段的技能
教学前的备课技能
研究学生的技能 
钻研教材的技能 
优化教学内容的技能 
确定教学目标的技能 
制定教学方案的技能 
教学信息反馈的技能
综合教 
学技能
上课的技能
课题导入的技能 
理论表述的技能 
随堂提问的技能 
书写板书的技能 
实操教学的技能
课堂教学管理的技能
布置和批改作业的技能
辅导和检查学习效果的技能
 
上述教学技能是教师提高授课水平的基础。每个教师都要有意识地、经常性地锻炼和提高这些教学技能。
(1)灵活运用多种授课方法和艺术
每个教师都要不断探索总结,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和艺术提高教学效果。
(2)不断改革教学方式
根据中职学生(尤其是初中班学生)年龄小、文化程度不高、理解能力有限、自律能力不强,容易操控等特点,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适当采用“启发式”、“答疑式”、“谈话法”“实物或多媒体演示法”等适应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授课水平的方法
(1)定期召开教学方法研究会
组织有经验的教师根据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变化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研究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改革问题。
(2)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
主要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这项活动应适时开展,每个教研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校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也可与教学方法研究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3)教学观摩会
由教务或教研室统一组织。每次选择1-2名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进行讲授,为其他教师起到示范作用。
(4)以老带新
以科室为单位组织。选择一些教学效果好,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结成“对子”,进行具体的“传、帮、带”,充分发挥老教师的骨干作用。
(5)新课试讲
首次承担教学任务的新教师,上课前要进行试讲,根据试讲情况,确定能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再次准备,经试讲被认可后,再安排教学任务,以此确保教学质量。
(6)集体备课
不论新老教师,对其所开设的(主体班)专题,事前都要进行集体备课,讨论其讲稿,至少是较详细的授课提纲(有三层标题:基本概念、原理、主要例证),充分集中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提高教学质量。
(7)开展教师授课质量竞赛活动
为促进教师在教学上狠下功夫,便于教师间相互学习和交流,要开展教师授课质量竞赛活动,包括全校性的和全市省中职系统的。
(8)建立教师授课质量考评和反馈制度
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师授课质量,促使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要建立教师授课质量考评和反馈制度。
3.通过科研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和能力
为中职教师分配适当的科研任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要通过加强科研能力,不断深化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还要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领导,可以成立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建立全省职业教育师资信息数据库。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指导管理和督查评估等工作;建立全省职业教育师资信息数据库,能够及时掌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动态,对教师实行规范化管理。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的科研工作,总结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及成长规律,推广我省职业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的通知》,1986/6/26,国家教育委员会
2.《加快战略调整 推进职教发展》,2006/8/2,薛喜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职业教育发展基础》,2000/9/1,辽宁省教育厅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素质》,2001/5/6,闻凤鸣
 
聚焦课堂
2020年12月11日在海南
2020年12月4日在黑龙江
2020年11月27日在重庆
2020 年11月20日在山
近期课程
• 2025年3月-6月162期线下培训安排的通知
• 2025年3月-6月162期线下培训安排的通知
• 2024年9月-12月111期线下培训安排的通知
• 2024年9月-12月111期线下培训安排的通知
• 2024年7月-8月274期线下培训安排的通知
• 2024年7月-8月274期线下培训安排的通知
• 2024年3月-6月线下128期培训安排的通知
• 12.1长沙关于举办“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与教育
• 12.1南京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一带一路’校企合
• 12.15昆明关于举办“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
新闻推荐
• 2025年3月-6月162期线下培训安排的通知
• 2025年3月-6月162期线下培训安排的通知
• 2024年9月-12月111期线下培训安排的通知
• 2024年9月-12月111期线下培训安排的通知
• 2024年7月-8月274期线下培训安排的通知
• 2024年7月-8月274期线下培训安排的通知
• 2024年3月-6月线下128期培训安排的通知
• 第四届现代职业教育西湖论坛在浙江工业大学举行
• 民生关切事·学有所教
• 抓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是认真的